第48章 第一窑石灰(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为了能应对突事件,老高在据点山顶上设置了了望哨,所以一早就现了顺流而下的木筏,此刻已经全部到了码头接船,看着满满一筏子的矿石,最高兴的要数老白了,烘炉的工作已经进入尾声,这算是等米下锅了。
高炉这种冶金设施,一旦点火,最好是连续不断地生产,否则一冷一热间,就很容易导致炉体产生裂缝,所以即便是慢慢烘干的高炉,在没有经过高温的洗礼,内部完全晶体化的情况下,也最好不要急冷却下去,否则就有可能导致炉子报废。
安排了卸船了工作之后,陈飞跟着老白到了高炉,这座总高三米多的小高炉,即便是在后世,也算是土高炉当中比较大的类型了,从炉膛内部的空间来看,总体装料大致能装五六个立方,这样算下来,单独需要的铁矿石可能得三个立方左右,自己带来的这一船的矿石,其实也就是最多两炉的量,如果装料的时候装多一些,很可能两炉都填不满。
不过开始的第一炉,自然是求稳为主,就按照三四个立方的量装料吧,次可以多加一些燃料,以尽快提高炉温,虽然是土高炉,但是由于没有对环境影响的担忧,所以一些大干快上的方式都可以安排上了。
对于高炉的施工,陈飞总体上是满意的,最后在看完风力鼓风的设施之后,陈飞又提出,增加一套畜力和人力都能用的鼓风装置,这样一旦遇到无风的情况,也可以用畜力和人力做补充。
既然是强制压风,那还需要增加一套蓄热室,这样在新鲜的风流通过蓄热室时,可以用烟气的余热对冷空气进行预热,以最大程度地节约燃料,按照老白的布局,陈飞很快划定出了共享蓄热室的面积和方位,至于蓄热室所用的材料,就用普通黏土砖就可以了,实在不行就加点料,做成夯筑的矿渣砖。
蓄热室可以后期建成之后再进行连通,到时候还需要炉口的直径,烧制出耐火烟气管,通过烟气管把废气导入蓄热室,分为两部分的蓄热室,可以采用人工切换的方式,每半个时辰切换一次,如此一来,就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废热,按照陈飞从后世带来的经验来看,蓄热室用得好,燃料可以省下三成,所以这是一个值得投入的设施。
看过高炉之后,陈飞又查看了石灰窑,对石灰窑的建设,倒是没有提出异议,石灰的用量虽然大,但也只能这样烧了,自己的煤炭运输过来之后,可以省掉不少添加燃料的工作,而且等高炉的蓄热室投入使用之后,也可以利用废热,甚至是废气当中的一氧化碳,对石灰石进行煅烧,这样一来,这片先前被划定为工业区的地片,算是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看过烧制的石灰,陈飞对成品的品质还算满意,但是突然醒悟过来的陈飞,马上就和老白商议,在石灰窑旁边建立两个炼焦窑,用煤炭虽然也可以炼铁,但是品质实在不敢恭维,如果能使用焦炭,那可就更容易控制铁水的成分了。
而且把炼焦窑建立在石灰窑的旁边,那煅烧石灰的热源问题就算是彻底解决了,炼焦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主要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直接导入石灰窑燃烧就行了,这样炼焦和煅烧石灰就能形成联动,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两座石灰窑远远无法满足使用,若是在炼焦窑两侧再建四座石灰窑,那就能够源源不断地产出石灰和焦炭了。
至于原料方面,原来采用的人工6上运输的临时方式,也可以一并采用木筏运输了,陈飞在采矿点考察时,也现了不少石灰石,只是没有戈壁滩捡来的石灰石那么破碎,只需在第一炉铁水出来之后,完成铁质工具的更新换代之后,就能从采矿点开采石灰石了。
如此一来,运力的瓶颈就出现了,目前的一个木筏,显然是不够用的,这木筏原来设计的时候,就是用来临时渡车用的,无论是浮力还是强度上,都无法保证长期高负荷使用,那造船的问题就提上了日程。
对于长期生活在北方地区的几个人来说,造船,尤其是造这种中小规模的货船,显然几人都不具备这样的技能,几人只好开启了从后世带来的很久没用的信息化设备,从中好一番搜索,终于在一个介绍中国船运史的文档当中,找到了一种适合内河航运的货船形制。
看着屏幕上显示出来的货船形状,老白不断构思着货船制作的流程,在和陈飞经过一番探讨之后,终于定下了铁龙骨平甲板的船型,这种船通过铁件和木板组合,能提供最大的浮力,船舱内空间适中,可以支持一些散货装运,大宗的散货完全可以在甲板上进行。
这种船所用的操船人员少,只需要三四人,就能完成操作,整体装载量可达四五吨,和码头上停泊的木筏晕货量相当,但船型体积比起木筏可就小得多了,这种铁构件的木船,由于采用了大量铁构件,所以非常坚固牢靠。
定下了船型,那就是制造了,那无论是木工坊的钢铁工具,还是造船的铁件,对于钢铁的需求就成为了刚需,因为要尽快炼制第一炉铁的缘故,一座石灰窑在出完石灰之后,就被装入了煤炭,并很快封闭,用木柴引燃了窑中的煤炭。
陈飞对于煤炭的种类是了然于胸的,这种块状的煤炭,正是后世用来炼焦的煤炭,具有低硫和低灰的特点,后世土炼焦盛行的时候,只需平地码垛块煤,引燃之后盖上黄土烧结两天,就能出焦了,而目前至少还有现成的石灰窑可用,比起那种黄土覆盖闷烧的方式,可是要强上不少。
石灰窑的烟囱当中,冒出的烟很快变了颜色,从一开始的青烟变成了浓重的黄烟,这是煤炭已经被引燃了的缘故,等黄烟颜色变淡,就能封闭窑口和烟道了,再闷烧一段时间,就完成了焦炭的烧制。
因为石灰窑窑体集中了热量和石灰窑原本就装料少的缘故,到了第二天天色微明的时候,值夜的职工已经完成了闷烧,陈飞指挥工人七手八脚地敲开封闭窑口的土坯,一股热浪扑面而来,虽然明火已经熄灭了,但是焦炭的温度还是很高的,在烟道被打开,空气自然循环之下,到了当日午饭之后,重要可以出焦了,在一上午的时间里,陈飞又组织工人把装炉的铁矿石敲打了一遍。
为了能应对突事件,老高在据点山顶上设置了了望哨,所以一早就现了顺流而下的木筏,此刻已经全部到了码头接船,看着满满一筏子的矿石,最高兴的要数老白了,烘炉的工作已经进入尾声,这算是等米下锅了。
高炉这种冶金设施,一旦点火,最好是连续不断地生产,否则一冷一热间,就很容易导致炉体产生裂缝,所以即便是慢慢烘干的高炉,在没有经过高温的洗礼,内部完全晶体化的情况下,也最好不要急冷却下去,否则就有可能导致炉子报废。
安排了卸船了工作之后,陈飞跟着老白到了高炉,这座总高三米多的小高炉,即便是在后世,也算是土高炉当中比较大的类型了,从炉膛内部的空间来看,总体装料大致能装五六个立方,这样算下来,单独需要的铁矿石可能得三个立方左右,自己带来的这一船的矿石,其实也就是最多两炉的量,如果装料的时候装多一些,很可能两炉都填不满。
不过开始的第一炉,自然是求稳为主,就按照三四个立方的量装料吧,次可以多加一些燃料,以尽快提高炉温,虽然是土高炉,但是由于没有对环境影响的担忧,所以一些大干快上的方式都可以安排上了。
对于高炉的施工,陈飞总体上是满意的,最后在看完风力鼓风的设施之后,陈飞又提出,增加一套畜力和人力都能用的鼓风装置,这样一旦遇到无风的情况,也可以用畜力和人力做补充。
既然是强制压风,那还需要增加一套蓄热室,这样在新鲜的风流通过蓄热室时,可以用烟气的余热对冷空气进行预热,以最大程度地节约燃料,按照老白的布局,陈飞很快划定出了共享蓄热室的面积和方位,至于蓄热室所用的材料,就用普通黏土砖就可以了,实在不行就加点料,做成夯筑的矿渣砖。
蓄热室可以后期建成之后再进行连通,到时候还需要炉口的直径,烧制出耐火烟气管,通过烟气管把废气导入蓄热室,分为两部分的蓄热室,可以采用人工切换的方式,每半个时辰切换一次,如此一来,就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废热,按照陈飞从后世带来的经验来看,蓄热室用得好,燃料可以省下三成,所以这是一个值得投入的设施。
看过高炉之后,陈飞又查看了石灰窑,对石灰窑的建设,倒是没有提出异议,石灰的用量虽然大,但也只能这样烧了,自己的煤炭运输过来之后,可以省掉不少添加燃料的工作,而且等高炉的蓄热室投入使用之后,也可以利用废热,甚至是废气当中的一氧化碳,对石灰石进行煅烧,这样一来,这片先前被划定为工业区的地片,算是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看过烧制的石灰,陈飞对成品的品质还算满意,但是突然醒悟过来的陈飞,马上就和老白商议,在石灰窑旁边建立两个炼焦窑,用煤炭虽然也可以炼铁,但是品质实在不敢恭维,如果能使用焦炭,那可就更容易控制铁水的成分了。
而且把炼焦窑建立在石灰窑的旁边,那煅烧石灰的热源问题就算是彻底解决了,炼焦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主要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直接导入石灰窑燃烧就行了,这样炼焦和煅烧石灰就能形成联动,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两座石灰窑远远无法满足使用,若是在炼焦窑两侧再建四座石灰窑,那就能够源源不断地产出石灰和焦炭了。
至于原料方面,原来采用的人工6上运输的临时方式,也可以一并采用木筏运输了,陈飞在采矿点考察时,也现了不少石灰石,只是没有戈壁滩捡来的石灰石那么破碎,只需在第一炉铁水出来之后,完成铁质工具的更新换代之后,就能从采矿点开采石灰石了。
如此一来,运力的瓶颈就出现了,目前的一个木筏,显然是不够用的,这木筏原来设计的时候,就是用来临时渡车用的,无论是浮力还是强度上,都无法保证长期高负荷使用,那造船的问题就提上了日程。
对于长期生活在北方地区的几个人来说,造船,尤其是造这种中小规模的货船,显然几人都不具备这样的技能,几人只好开启了从后世带来的很久没用的信息化设备,从中好一番搜索,终于在一个介绍中国船运史的文档当中,找到了一种适合内河航运的货船形制。
看着屏幕上显示出来的货船形状,老白不断构思着货船制作的流程,在和陈飞经过一番探讨之后,终于定下了铁龙骨平甲板的船型,这种船通过铁件和木板组合,能提供最大的浮力,船舱内空间适中,可以支持一些散货装运,大宗的散货完全可以在甲板上进行。
这种船所用的操船人员少,只需要三四人,就能完成操作,整体装载量可达四五吨,和码头上停泊的木筏晕货量相当,但船型体积比起木筏可就小得多了,这种铁构件的木船,由于采用了大量铁构件,所以非常坚固牢靠。
定下了船型,那就是制造了,那无论是木工坊的钢铁工具,还是造船的铁件,对于钢铁的需求就成为了刚需,因为要尽快炼制第一炉铁的缘故,一座石灰窑在出完石灰之后,就被装入了煤炭,并很快封闭,用木柴引燃了窑中的煤炭。
陈飞对于煤炭的种类是了然于胸的,这种块状的煤炭,正是后世用来炼焦的煤炭,具有低硫和低灰的特点,后世土炼焦盛行的时候,只需平地码垛块煤,引燃之后盖上黄土烧结两天,就能出焦了,而目前至少还有现成的石灰窑可用,比起那种黄土覆盖闷烧的方式,可是要强上不少。
石灰窑的烟囱当中,冒出的烟很快变了颜色,从一开始的青烟变成了浓重的黄烟,这是煤炭已经被引燃了的缘故,等黄烟颜色变淡,就能封闭窑口和烟道了,再闷烧一段时间,就完成了焦炭的烧制。
因为石灰窑窑体集中了热量和石灰窑原本就装料少的缘故,到了第二天天色微明的时候,值夜的职工已经完成了闷烧,陈飞指挥工人七手八脚地敲开封闭窑口的土坯,一股热浪扑面而来,虽然明火已经熄灭了,但是焦炭的温度还是很高的,在烟道被打开,空气自然循环之下,到了当日午饭之后,重要可以出焦了,在一上午的时间里,陈飞又组织工人把装炉的铁矿石敲打了一遍。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