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准备开刀(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这种推荐,说穿了就是一形式,是为了掩盖领导权钱交易的一种遮羞布,使他们任人为钱的行为合法化。
在这种用人制度下,那些有能力,懂管理的人如何能上得去?且不说他们有没有那么多钱,就是有钱,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往往清高,耻于花钱去谋官。
但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为什么?因为教育系统,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说到底它只是华南党委、政府领导下的一个部门,那些能坐上校长位子的人,哪个在县委、政府没有几个人?
用人制度改革是最敏感的话题,它触动的是一个庞大的利益团体,李炜虽然在华南县委政府都有强硬的后台,但他真的能够撬动这一利益团体?大家都很怀疑。
再一个就是职称问题,谁都知道当初设置职称就是为了激老师的教育教学积极性,可是现在由于职称等级设置太少,而且评定的严重不公,已经严重地打击到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拿中学教师为例,大学毕业后,只要试用期满,就成为中学二级教师,但要拿到中学一级就很难了,有的地方规定,教龄必须达到十五年,甚至十八年以上,十几年,才上一个等级,大部分年轻人评职无望就开始混日子,等教龄混得差不多了再努力也不迟,这就极大的挫伤了年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中学老师评了一级教师后,一般就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了,为什么?因为,中学高级教师的职数设置非常少,可以用凤毛麟角来形容,大部分教师想也不用想,所以中学高级教师对一般老师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
同时,评职过程中严重的暗箱操作,也使职称仅有的一点积极意义消失殆尽。既然评职拼的并不是工作能力和业绩,谁还在能力上提高,在工作上努力呢?
这也是华南各校老师们普遍存在职业倦怠感的根本原因。
只有真正解决了这一问题,华南的教育才能真正的获得生机与活力。
但同样,这一问题也不是那么好解决的,先是政策问题,职称设置是国家统一规定,虽然教师们意见很大,但在政策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华南能另搞一套?
第二,也是利益的问题。在评职中为何会出现不公,为何会出现暗箱操作?这是因为,有很多领导的家属子女亲戚在教育上,他们有的基本不去上班,有的上班也不是教学一线,有的在教育一线也不好好教书成绩很差,但他们的职称往往是最先解决的,这点大家都心知肚明。
但所有事情都有个度,如果做得太过份,激起老师们的群体义愤,如果生了集体罢课,集体**等恶**件,教育局的领导也很被动,所以,每年评职前,教育局都会制定一个看似非常严格的职称考评办法。还要再三强调公开、公评、公开。
但只要你深入研究那些方案和办法,你就会现,其中的门道是很多的,比如,评中学一级,原则上教龄必须满十五年,但随后就有表现特别突出可破格一条。这就是为那些特别人群开的一个后门。
还有,很多条目说得非常模糊,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具体怎么理解,那就看领导的偏向了。这也就是余成龙之流在评职中为所欲为的根本原因。
以前华南县三堡镇有一个老师根本就没有上过一天班,到了评职的时候,他要评职,学校的领导怕老师们有意见,自然不同意。
后来,学校的评职工作已经结束,教育局长接到县委书记一个电话,要求他将三堡镇那个教师的职称问题解决一下,局长稍稍表示了一下困难,县委书记不悦地说:“这点小事都办不了,你这个局长是怎么当的?”不等他解释就挂断了电话。
局长立即给校长挂了电话,校长也稍稍表示了一下困难,立即给局长披头盖脸地训了一顿。最后局长答应给他们校追加一个名额,让他立即将那名老师的资料报上来。
校长挂了电话后,立即组织人手,给人家将所有表格填好了,亲自送到教育局,还要打电话让人家来签名。
后来才知道,这个从没有上过班的老师是县委书记的一个熟人。
李局如果要改革职称评定办法,先触动的就是这些特殊人群的利益,当然也就触动了他们背后人的利益,这可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群体,李炜真的有那样的胆识和魅力?
当初,席文民的教师招聘改革就是前车之鉴。教育局的人们都很怀疑,这个看似做事很老道的李局会不会步席文民的后尘?
怀疑归怀疑,领导布置的任务还是要完成的,这也是向领导展示才华的一个机会,所以,散会后,每个人都开始着手收集资料,准备那篇文章。
(每天万字三更第一更)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