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3章 粒粒皆辛苦(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这碾打麦子第一要会使用牛拉碌碡;第二要会扬场,就是凭借风力用木掀把麦子的壳和籽粒分开;第三要会配合扬场人把落在地上的麦子壳扫出来,这也是技术活。

你爹我还不够格勒,这活大都是三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技术熟练的庄稼汉。就是你爷爷辈的人,我还得再学几年。咱家这么大的麦场他们三个人刚好。”

“原来如此。”

看着时间差不多了,王亮把从地里运回来的麦子散开在打麦场里铺晒,这也是技术活。要用三齿木叉把麦子挑乱再拢起,让麦秆之间尽量空虚,这样才能晒透。

而且要一个时辰用木叉把麦子整个翻一次,一般要翻四五遍,然后夏老汉和王老汉各把牛牵过来,架在石磙(shigun)上碾麦子。

石磙,就是一块重达数百斤的圆柱形石头,两头的圆心刻有一个凹槽,碾压麦子的时候,外面套上一个木质框架,通过牲口拉动,在麦子上反复转圈碾压,达到脱粒的效果。

磱石也是一块很重的石头,它大都呈半圆形或者半月形;它被挂在石磙的后面,进一步加强麦子脱粒效果。

用牛拉碌碡碾麦子也是需要技术的,正如夏大柱说的年轻人一般做不来。

夏婉婉一开始以为就是用牛拉着碌碡在打麦场牵着牛缰绳转圈子。后来跟着她爹过来卸小麦时候才现并没有这么简单!

只见夏老汉一圈赶一圈从一边往另一边移动,然后再从另一边往这一边移动。如此反复三遍,才会歇下来,让其与两个人翻场。

翻场就是反复碾压后,秸秆、麦穗和麦粒会脱离开来,不过为了脱粒效果更彻底,还需要用木叉、铁叉把麦子翻过来,再重新进行碾压。当翻过三到四次,麦子粒差不多都被挤出麦壳,碾打就结束了。

这个活计真的累人的很,大多是在日头最毒的时候进行,顶着烈日,人都晒得黑油黑油的。为了防止丢失粮食,在叉起每一叉麦秸时,都要用力抖一抖,让麦粒从秸秆的夹缝中落下来。

耕牛+石磙+磱石+老汉,真的是农耕时代麦收必备的“四件套”,好怀念现代的机械化,这是夏婉婉第一次知道小麦是怎么变成粮食的。

真的粒粒皆辛苦,千百年以来,农民都是这样子收获的粮食,基本没生多少变化。

牛可以改为马、驴、骡子,老汉可以换成中年大叔,但是,石磙和磱石几乎不变,就这么吱吱呀呀的,在人的驾驭和牲口的驱动下,一圈又一圈的旋转着。

等到翻场结束,把麦秸清除干净后,麦场里摊满的就是脱落下来的麦粒了。三人组把把麦粒用木锨堆积到一块,然后准备扬场。

王老汉用木锨扬起麦粒,趁着微风袭来,利用风力可以把尘土扬走。夏老汉就用扫帚把扬尘后麦粒堆里还有的杂物轻轻地扫出。

看似简简单单,需要非常高的配合度和熟练度,扬尘的人必须要把握好风向和力度,扫杂物的人必须要配合扬尘的节奏而动,同时也要注意力度,不然会把麦粒也扫走的。

就这样忙活了八九日,终于可以起麦子了。起麦子就是把碾打过的麦秆用木叉集中到一起,堆成麦垛,等麦子头一遍全部碾打完了,就开始第二遍碾打,目的是要颗粒归仓。

就这样枯燥反复的过了几日,两家人终于迎来了丰收的时刻,收割小麦,运到麦场,碾压,分离,扬尘,每样都是说得轻巧但是需要无数汗水堆砌。

夏婉婉看到一堆麦粒堆积在麦场里,看上去让人欢喜又安心,拿出早就备好的粮袋子,两两配合一个人负责撑开口袋,一个人用木锨负责装填,不多时,瘪瘪的袋子都鼓胀起来了,立在了麦场中间。

看了看地里的麦秸垛,状似蘑菇,上面好像给麦垛戴了一顶帽子,然后在顶上抹一层泥,就能保存到冬天甚至保存好几年。

夏婉婉以为麦收三五天就差不多了,结果等粮食装好预留好粮税堆积好麦垛已经过了整整半个多月!

接下来还要收割水稻,苍天!想想就觉得腰更疼了!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www.qbzww.com 全本免费小说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