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李浩笑道:“这个不用担心,我已经有了全盘的安排。我制作出一种通讯的耳机,到时所有军官都人手一个,可以实现便捷的通话。就连最底层的班长、副班长都装备一个。这样无论我们的人走得多散,都可以联系上。当然了,一个班是最小的行动团体,不能再拆散了,单个士兵很容易被偷袭。”
这种通讯耳机已经生产出一大批,戴上这耳机之后,可以向上级请示,也可以向下级下达命令。而且分出不同的群体,比方说一营营长下达的命令,只有一营下属的连长能听到,二营的连长是听不到,不会互相干扰。
☆、第九十章战前动员
一个多月后,农历八月初。
汴河畔的一间酒楼的二楼,李浩和莫诗筠坐在临窗座位上。
从这里看出去,可以看到汴河水面上的点点白帆。汴河是东西横贯京城的主要河流之一,江浙一带的粮食,东南方的货物,都从汴河运入京城。汴河是京城的交通命脉,货船如梭,日夜不停,常年一片火热繁忙。
张择端流传后世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其中就有描绘汴河的情景。
窗外可以看到一条宽阔的石桥横跨汴河,桥上行人络绎不绝,这是汴京著名的州桥,站在桥头可以南望朱雀门,北望皇宫宣德楼,中间是御道,又名天街。
《水浒传》里杨志卖刀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还好,汴京没有城管,否则杨志别说卖刀,估计沿街吆喝两声就被城管围殴打残了。
李浩看着窗外的风景,莫诗筠却竖起耳朵听着邻桌四个书生的议论,因为议论中谈到了她哥哥莫凡。
“听说这莫凡只是二十多岁,二十多岁啊,和我们也差不多,竟然写出《中庸新注》。刚看这书时,我还以为他是南方的一代大儒呢。”
“是啊,我也难以置信,能够发前人未发的观点,真是难得。有些观点具有颠覆性,乍看似乎有些荒诞,但细想之下又合乎天理,顺乎人情。年纪轻轻有这种见解,真是世所罕见。”
“听说朝中有些大学士看了那书之后,也赞口不绝。”
“按莫凡的说法,上面很多都是李浩的观点,他只是整理加工而已。所以填写作者名字时,他将李浩排在前面了。”
“那个献红薯和玉米的也叫李浩。你们说这是同一个人吗?”
“不会吧,估计是同名同姓而已。献红薯和玉米的是泉州一个商家,一介商人,还能懂四书不成?咦?莫凡也是泉州的啊,难道真的是那个李公子?”
“兄台,你的消息太闭塞了。这当然是同一个人,你到东南打听一下,谁不知道东海商号的大名?谁没听说过李浩李公子?你总见过别人的相片吧,就算没见过。总听说过东海茶庄和酒坊吧。这些都是李公子的产业。还有东海奇珍异宝阁,卖的东西都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一见的。”
“对对对,我有一位杭州来的朋友,也说起过李公子。这是一代异人,据说天上星宿下凡,命格精奇。自幼就出海访得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岛,得到仙人传授,习得一身仙术,并带回很多仙家的用具。奇珍异宝阁里的就是了,其中红薯和玉米也是从蓬莱仙岛带回来的仙种。”
“荒唐,这么荒唐的事你也信?”
“什么荒唐?红薯和玉米不是实实在在的?大半年的试种,谁不知道红薯的产量之高,实在远超当世的物种,这若不是仙种。哪有这么高产的?李公子单是献出这仙种,饥荒期间就能活人无数,这是功德无量的事。”
“我没说红薯和玉米是假的,也没说李公子功劳不大,我承认这确实是功在千秋成代的事。我只是说神仙传什么都是糊弄人的,子不语怪力乱神。”
“是啊,子不语怪力乱神。圣人只是不谈论而已,并没说一定不存在。*之内存而不论,这才是圣人的态度,说到底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你这是曲解圣人之意。”
书生们正在争论,楼梯口又有一个书生走了过来。这一桌子上的四人连忙站了起来。
“张兄,你总算来了!我们正正等着你行酒令呢。你来迟了,先自罚一杯。”
来人急道:“你们还有闲情逸致行酒令?我得到消息,金兵南下了,分两路进攻大宋国境。”
“什么?!真的吗?”
“千真万确。昨日朝堂之上,群臣都在商议这件事。”
邻桌的几人听到这惊人的消息,也纷纷过来询问。
看来这两三天之内,金兵南下的消息就会传遍汴京。历史上金兵还要迟三年多才南下,而不是现在,但金兵南下的消息同样令朝廷慌乱起来。
主世界历史上的宋徽宗在得知金兵南下之后。就吓软了,不敢继续当皇帝领导抵抗,慌忙传位给太子赵桓,自己南逃避难。吓得连皇位都不敢坐了,历史上的昏君虽然多,但如此胆小懦弱的,还真很难再找出一个。
赵桓哭哭啼啼地他被老爹架上皇位,成为历史上的宋钦宗。据说真的是哭昏了,在昏迷状态下被扶上皇位的,这在历史上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这真是“犬父无虎子”,父子俩都是一路货色,。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