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主从之分(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随着骑兵阵脚移动,众骑让道,一群鲜衣怒马的铁甲汉骑簇拥着两个官员来到阵前。
其中一名中年儒生身着黑衣直裾,头戴进贤冠。
此时他神情有些尴尬,对着旁边的军将勉强低眉笑道“烦劳将军辛苦。此事过后,我家主上定为将军向蓟侯(公孙瓒)请功!”
“哈哈哈……”
一身札甲,鼻阔口方的范方未语先笑,睥睨四方
“当不得‘将军’之称!王从事,范某跟你份属同僚,大小不过只是个‘从事’而已嘛!些许蟊贼,不足挂齿,算个狗屁功劳?”
此时范方觉得有些荒谬。
他本来应公孙瓒之令,带了几百人马过来帮忙打个辅助,没想到眨眼间,这就莫名其妙打成了主力输出。
“一群水匪蟊贼,闹得满城风雨,居然还能全部越狱?简直就是贻笑大方!
“黄巾作乱才安定了几年?没想到中原武备竟然就荒废至此!这些所谓的衣冠望族,果然都是些废物!
“真要做成什么大事,终究还是得看我们这些边郡武人!”
范方心里嘀咕着,面上就不禁带出了些许鄙夷。
中年儒生名叫王肱。他本是刘岱的心腹,这次随恩主前来兖州上任,也是打算轰轰烈烈做一番事业。
正是他的提议,刘岱才刚到兖州,就匆忙召集所有郡守,对大野泽来了一次集体扫荡。
这次扫荡先是为了练兵,其次就是要给当地的地头蛇们立个规矩,让大家知道“主从之分”。
事实上,刺史和郡守到底谁主谁从?如今还真没有一个统一的规矩,以往历来都是随着时代变动而左右摇摆。
最开始汉承秦制,行政区划只有郡、县两级,所以才叫“郡县制”。
后来郡县太多,中央管不过来,于是又在郡上面强行安插了一个“州”,以此来作为监察单位。
所谓刺史,开建之初就是与“州”挂钩的。
不过最开始刺史明确只有监察权,并没有行政权。
郡守的老大是丞相,刺史的老大是御史。两者泾渭分明,压根就不属于同一个社团。
郡守秩两千石,标准的高官显贵,一方诸侯;而刺史只有秩六百石,工资相比差了老大一截。
这就是封建王朝最喜欢玩的“以卑临尊,大小相制”。
所以以往正常升官路线,大伙都是先做刺史,然后再积功升职郡守。
比如刘岱眼中的刺头桥瑁——此人当年就是从“兖州刺史”任上升官,然后做到了如今的“东郡郡守”。
现在转过头来,再让“东郡郡守”桥瑁心甘情愿以“兖州刺史”刘岱为主,那对桥瑁来说,显然就是个莫名其妙的笑话!
不过事到如今,时代的确不同了。
黄巾之乱后,天下动荡,郡守地盘不够,兵力不足,已经很难再独自应对各地的大规模叛乱。
所以中央不得不给“州”这个原本的监察单位,临时加上了带兵镇压叛乱的行政属性。
原先的刺史,如今不仅要搞监察,还必须兼做一部分行政工作。
等到去年(188年),刘焉“改刺史为州牧”的提议得到朝廷允许,“州”自然演化成为了“郡”上面的一级行政区划。
如此一来,整个国家也就顺势从“郡、县两级制”,转变为了“州、郡、县的三级制”。
看起来顺理成章,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刺史都升格为了州牧,目前全国各地依然处于过渡的混乱阶段。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