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夫妻闺房趣话(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免费-纯欲御姐主播
第23o章232。夫妻闺房趣话
各家花费主要是购买盐酱醋茶,罐头糖果点心,生活小用品比如针头线脑、篮子箩筐啥的。
但社员们也有大项开支,购买手表、自行车这是大队社员目前主要目标。
手表除了韩述苦,韩永昌、韩永秀和刘兰英都已经购买了,传闻说今年分红后还要购买自行车。
其他社员都没有手表,他们的目标是今年分红后购买手表。
手表票和自行车票都是工业券,红焖地区的工人每月随着工资个一张,要攒两三年才能攒够二十张工业券,才能再掏一百多块钱购买一块手表或者一辆自行车。
所以说,这时代你有钱都没地方花去。
不然韩述苦空间里有那么多钱,早就添置彩电冰箱洗衣机了,再差点也得购买一辆摩托车吧?
想多了,目前只能购买手电筒,收音机倒是也能购买,只是韩述苦嫌弃它有点大,想等电子管收音机问世了再购买。
韩述苦这几年没少让周安林搜寻这些票证,工人阶级也有家庭负担重的,需要粮食。
也有家庭条件好的需要肉食,这些周安林都能提供,通过交换,各种各样的票证也源源不断流向他的手里,最终都到了韩述苦手中。
每年韩述苦都会交给大队各种各样的票证,供社员们兑换,这兑换票证的钱又进了韩述苦的空间里面。
韩述苦预估,社员们基本上都攒够购买手表的工业券了,几个有家底的干部把购买自行车的工业券都攒够了,准备购买自行车了。
韩述苦不需要自行车,他单独去公社和县里,都是骑着扎那一溜烟跑没影了。
需要运输东西,都是赶着汽马车去的,他要自行车没用。
在大庙公社范围内,很多人都知道小码头大队那个娃娃干部会骑马,经常一溜风马来马去的。
为此,他还落了个“骑马干部”的外号。
小码头大队地处夏国北方大平原上,自古以来就是粮食产区,不是牧区。
群众们都不习惯骑马,喂养的马匹都是挽马,拉车耙地可以,要是供人骑行也不大合适。
小码头大队有马匹可以供社员们骑,但社员们都学不会骑马,估计是农耕民族吧,身体里就没有骑马的基因。
五哥韩述平学着骑了扎那几次,有次掉下来差点被马蹄踩断小腿骨,吓得再也不敢骑马了。
其他社员也是试了试,尝尝鲜,没有一个能骑着扎那奔跑的,颠的肠子都要断了,遂都作罢了。
目前为止,还是只有韩述苦一人经常骑着扎那出远门。
韩述苦不需要自行车,但自行车对其他社员有用,有大用!
出门到公社,到城里要是骑着自行车,来回多么方便啊!
更不要说,骑着自行车去走亲戚,那不亚于后世开着宝马上门,里子面子都有了。
所以说,社员们还是迫切需要自行车的,只是韩述苦骑惯了扎那,并且扎那也是一匹优秀的牧场战马,现在正值青壮年,精力旺盛,随便韩述苦飞马驰骋都有使不退的劲。
所以说,韩述苦目前并不急需自行车。
两人说着悄悄话,韩述苦突然现,朱红岩洁白胳膊上光秃秃的,还没有手表呢,一拍脑袋,说:“小红,我有点神经大条了,当时送聘礼竟然没有想到送你一块手表,都怨大大和二大大,也不提醒我一下。”
两位大大要是在现场,非得把这鳖子骂个狗血喷头不可。
这年景能不饿死人就是好年景了,谁还敢要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这三大件彩礼?
一直到七十年代,随着粮食产量逐年提升,群众大多数能吃饱饭了,尽管还是以粗粮为主,但绝大多数群众已经不担心会饿死了,彩礼要求是三大件才流行起来,还是在城里流行的,农村还要再等到八十年代。
所以,大大和二大大根本就没有提这一茬,小红娘家也没有这个想法,能收到韩述苦提亲送过来两丈布和十块钱,那就是天价彩礼了,还要啥自行车?
小红忙制止韩述苦的埋怨。
自从知道两位大大为了韩述苦一家做出了巨大牺牲后,她对这四位长辈也充满了敬重。
听到自家男人抱怨,开口劝道:“我天天在家里要手表有啥用?把钱省下来,将来还有四桩大事要办的,可不敢大手大脚的浪费钱财!”
“嚯!”这就计划上了?
韩述苦笑着解释道:“在用钱上你不用愁,大妮她们还得好几年才能办事呢,况且大队每年都钱的,该花的钱还是要花的。”
🎁免费-纯欲御姐主播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