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史前遗物(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老宅小院中的茉莉花在夜风中婆娑拂动,可怜的月亮被乌云裹挟,豆粒大小的雨滴从天而降。院子中的桂花树低着头用垂挂在树梢上的枝叶抵挡飘荡在晚风中的落雨。
我靠在桂树旁,任由雨水肆无忌惮的打湿我滚烫的身体。
皎洁如栀子花瓣的月亮,从漆黑的乌云中漫步出来,将一片银色洒在湿漉漉的人间,大地仿佛起了一波波银白的涟漪。
雨水、月光幻化成一条晶莹的河流,随着细碎的晚风,闪耀着宁静、忧伤的暖光。
经历九死一生的墓穴探险之后,雨夜中的空气闻起来不仅香甜,而且带着一种有助于稳定情绪的清新。
身体冷却后,我迅穿过内院,进入叔父的卧室随便翻出两件衣裤,也不去管衣物合不合身,便匆忙的套在身上,然后将箱子和夜明珠裹在另一件衣服里,急忙驾车返回丰台区的住宅。
墓穴中生的一切完全颠覆了我的世界观,我的脑袋里似乎有一道十五英尺的巨浪,威力十足地一波接着一波从遥远、古老的时空中袭来,不断击溃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我感到无比疲惫,就像一根熄灭的火柴般脆弱。返回住宅之后我泡了一个长长的热水澡方才感觉重生。
傍晚九点,哥特风格的书房里回荡着巨大的宁静,只有挂在黑色橡木护壁板上的赫姆勒机械摆钟在潮湿的空气中出越来越响的嘀哒声。
窗外暴雨倾盆,雷鸣电闪,呼啸的夜风在雷雨中不断重复着它长长的叹息。
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将“听觉”称之为最纯粹的享受。一个人的夜晚可以没有酒,没有书,没有心爱的人陪伴,却不能没有美妙的音乐。
打开梵尼诗仿古黑胶唱片机,以一曲肖斯塔科维奇的名作《第二圆舞曲》向寂静的雨夜致敬。
从容、细腻的音符,搭配潇潇冷雨轻扣玻璃的哒哒声,别有一番情调。随着《第二圆舞曲》的结束,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伴随着一道惊天动地的雷鸣骤然响起。
在《命运交响曲》强力、冷酷、威严的前奏中,我把自墓穴带回的箱子放在书桌上。箱子被一整张画满了诡异符号的兽皮包裹着,给人一种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既视感,撕开兽皮,箱子露出本来面目。
这是一口琥珀箱子,框架用12根成年男子的股骨打造而成。上下相对、左右相对的棱与棱之间被挖开了一条凹槽,凹槽中嵌着六片橙黄色的琥珀。在墨绿色玻璃灯罩、黄铜台灯出的淡黄色暖光的映照下,琥珀中凝固的奇异昆虫在书房的墙面上印出一个巨大、诡异的黑影。
《命运交响曲》进入1分38秒。嘹亮的号角声,在圆号声部奏响,音符进入充满紧张性、严峻性和悲怆。我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掀开箱盖,动作缓慢、轻柔,生怕一头面目狰狞的魔鬼从箱子中窜出来。
箱子里没有魔鬼,也没有宝藏。却有一本画册、一座石雕、一柄匕、一面三眼面具、一面铜镜和一张兽皮卷轴。
它们整体风格是达芬奇式的,散着一种庄重、神秘、捉摸不透的美,看起来古老而可怕,但也包含着一些极为独特的个性,比如当你凝视它们时,会产生步入另一个时空的错觉,这个时空中弥漫着白色的大雾,你能感受到它,却无法看清它,总之你可以在它们的身上找到希腊、古罗马、北欧甚至中国古代的文化风格,但却必须承认它们身上所散的文明底蕴已经出了人类文明所能承载的重量。或许老宅中的地下墓穴和眼前的琥珀箱子以及箱子中的物品,全部都是某个史前文明的遗物。
“史前文明”这四个字并不可笑。
澳大利亚东海岸的派恩小岛上有4oo多个神秘的古冢,考古学家在古冢中现了两根并排的水泥圆柱。考古学家用c-14同位素检验法测定,圆柱是公元前1o95年至112o年间的东西。那么是谁在人类明水泥之前就已使用水泥呢?
南美现一个秘密的隧道系统,隧道系统的秘密入口处由印第安人的一个部落把守,隧道内部结构极其复杂,一直通向25o米深的地下。隧道内壁光洁平滑,顶部平坦。其中有几处巨大的大厅。在一处宽153米、长164米的大厅中,放着一些桌子和椅子,桌椅不知用何种材料制成,像石头又不冰冷、像塑料却坚硬如钢。
1921年在非洲赞比亚,人们现一个古尼德人的头骨,头骨左方有一个边缘平滑的圆孔,这圆孔唯有子弹射击才能形成。据考证古尼德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7万年前。当时的人类才刚学会使用石斧!
美国学者埃米利奥认为在人类文明出现之前,地球上曾产生过一个或多个高等文明,他们是人类的前辈,是文明的先行者,是探索地球生命史的金钥匙。或许他们并没有消失,而是藏进地下,潜入海底,秘密的操控着人类世界……
《命运交响曲》进入3分o1秒。犹如魔鬼低吟般充满震慑力的四声音符再次响起,仿佛命运在敲门!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