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掌 鬼斧神工的都江堰(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周末,三个人去了都江堰。
这是在计划之中,正好谢工说好,让三个人周末自由活动,因此,都不用商量,三个人就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都江堰。
对于都江堰,存在于林明认知里面的,也就只有“都江堰是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修建的”,这样浅显的认知。
当然,课本上还有都江堰修建的意义、价值等等信息,林明选择性的遗忘了。
去之前,林明其实有些意兴阑珊,这些年,去过很多地方,但每到一地,他都有种见面不如闻名的感觉。就是听着宣传,都觉得好,但是真到了地方,也就觉得也就是那样的山那样的景,除此之外,没有啥!
所以,他以为都江堰,也和之前去过的那些地方一般,也就是个名气而已。再加上昨天听赵总和黎明聊得那些事,让他有些不安,所以,就有些提不起兴致。
不过,赵总和黎明的兴致很高,这让林明也不由得打起精神,他可不想让自己败了人家的兴致。
一路辗转腾挪,到都江堰的时候,两个小时过去了。
和林明记忆很相符,都江堰是在战国时期,确切的说,应该是秦昭襄王时代,秦国的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有着“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的美誉。该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三部分。其实,直到此刻,林明也没有觉出来都江堰和他以前到过的那些景点有什么区别。
买了门票,进了大门,三个人就按照路标指示,先去了伏龙观。
伏龙观建在离堆之上,三面悬绝,一面用42级宽三丈一尺五寸石阶和开阔的大坝相连,使伏龙观显得特别雄伟庄严。主要建筑布置在一条中轴线上。建筑布局是:“东临江口之关,故灵基立其左;西瞻宝室之穴,故仙亭峙其右。正居太上之殿,中筑朝真之坛。”
传说因李冰治水时曾在这里降伏孽龙于离堆之下。伏龙观现存殿宇三重,前殿正中立有李冰石像。据说,该石像是1974年修建外江节制闸时,从河床中挖出的李冰石刻像,高2。9米,重4。5吨。该石像造于东汉灵帝初年,距今已18oo多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圆雕石像,非常珍贵。
正殿右侧竖立的堰工石像,是1975年1月18日在都江堰外闸下开挖护滩时现的。石像宽衣重袖,持插而立,通高1。85米,肩宽o。7米;插高o。28米,宽o。25米,插把长1。34米。石像头部已被冲毁,背部冲蚀严重,可能是李冰石像铭文中“三神石人”之一,1975年8月18日树立在伏龙观大殿右侧。
正殿中的飞龙铁鼎,是唐容宗女玉真公主故物。鼎重约千斤,上有八条飞龙和云纹花卉,是不可多得的古代铸造精品。1978年1o月移入观中陈列。
伏龙观前堰功道两侧是十二位建造和保护过都江堰的功臣们的铜像。后殿陈列有都江堰灌区的电动模型。
伏龙观的左侧是宝瓶口,江水奔腾澎湃,气势磅礴。走出陈列室,远远的就听见轰隆隆的水流声,顺着台阶登上亭子,就看到了“宝瓶口”。“宝瓶口”呈倒梯形,石壁上刻有观察水位的“水则”。
相传李冰父子对地形和水情进行多方实地勘察,遂决定凿穿玉垒山,分岷江水流入东边的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减少西边的岷江主河道的流量,使西边的岷江不再泛滥,同时也能解除东边成都平原的干旱,一举两得。
可是,由于当时还未明火药,李冰父子只能带领广大民众用8年的时间,用火烧、水浇、人橇等办法,从坚硬的岩石上凿开一个宽2o公尺,高4o公尺,长8o公尺的大口子,它使从上游流下多余的水从这里分流,减少了水灾的生。
宝瓶口是内江的进水口,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特,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出了“宝瓶口”,经过一座桥,就到了“飞沙堰”,飞沙堰溢洪道又称“泄洪道”,具有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
飞沙堰是在分水堤坝中段修建的泄洪道,洪水期不仅泄洪水,还利用水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水流的漩涡作用,有效地减少了泥沙在宝瓶口前后的淤积。
飞沙堰的主要功能:拦水、分洪、排沙。
治水三字经中有“深淘滩、低筑堰”六字,“深淘滩”即指都江堰渠内江大修期间飞沙堰对岸的凤栖窝淘淤,深至所埋“卧铁”露出来为止,而“低筑堰”即指飞沙堰的堰顶高程,目前为飞沙堰正中的堰顶高程为河床以上2。o5米。
“深淘滩、低筑堰”是相辅相承的,互为前提,保证过水断面,以确保宝瓶口的进水量。在古代“飞沙堰”是用笼篼卵石堆砌而成,现在已用混凝土筑成,它主要功能是把从上游冲下来的沙石排走,它能排走的石头最大能达到一吨左右,起到防洪排沙减灾的作用。
再往前走,就到了“鱼嘴”,“鱼嘴”是三大工程之,它呈三角形,就像鱼的嘴一样,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包括百丈堤、杩槎、金刚堤等一整套相互配合的设施。
其主要作用是把汹涌的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素有“分四六、平潦旱”之称,并能使岷江总来沙量8o%以上的泥沙(推移质和悬移质)从外江(岷江正流)分走,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排洪。
站在“鱼嘴”的前端,远远望去,汹涌的江水一泻而下,经过“鱼嘴”的分流后,水流就变得平稳和缓慢了。
从宝瓶口开始,林明就开始变得有些亢奋起来。虽然,他早已经从书本上看到过都江堰的历史功绩和伟大之处,但那都不甚直观。真的身处其境,他有点目瞪口呆、目不暇接的感觉。
他很是感慨,在没有现代的测量工具和工程器具的条件下,古人是以什么样的聪明智慧,才会创造出如此的奇观!
他第一次被古人的智慧与力量征服了,他内心有点复杂,既骄傲,又有点自卑,在这样的伟大创举面前,他突然觉得,自己真的很渺小!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