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免费-纯欲御姐主播
六奶奶不屑地说:“切,人家算卦的可以走街串巷,你一个开苦药汤子的串什么巷?你眯着,别搅混1。”【注释】1搅混:方言;捣乱。
“好、好、好,你说、你说。七儿啊,再给姑盛一勺粥。”丽秋不再搭理六奶奶。
六奶奶狠狠地白了她一眼,对大家说:“俺想好啦,咱们这么大的一家子人,不能天天这样干吃干嚼,得干点啥。”
丽秋说:“看看,咋样吧?我就知道你不能让我们消停。我可先说好,让我去给你进高粱地拿大草,我可不干。”
六奶奶没有搭理她:“明天俺想盖房子,盖一所大房子。城里的水一天两天退不下去,咱们正好用这一段暖和天气,在刹冷前把房子盖好。”
杨宗闷声闷气地说:“你可行了吧,凭咱几个人能盖房子?再说了,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盖哪家的房子呢?盖完房子谁来住啊?”
六奶奶说:“俺说完了吗?俺又没有说,只有咱几个人盖房子。盖房子干什么?那你买地要干什么?盖房子种地,你没有看你那个地,草比人高?剩下的那几棵庄稼跟香似的,满地找大针儿一样,也找不到几棵。盖完房子,明年好好种着,你瞅瞅,哪像庄稼人干的活。”
被她七三八四1地一顿数落,杨宗知道自己理亏,也不敢反驳。只是嘟囔着:“我又不是庄稼人,种不好能咋的?那点破地,也用不着那么大房子,你不是白搭功夫吗?”【注释】1七三八四:方言;杂七杂八。
六奶奶没有搭理他,接着说:“爷,明天你带你这宝贝孙子,还有那两个半大小子,去砍树。不用你干,你看着就行,告诉他们咋干。”然后又对公孙仲秋两口子说:“大哥,明天你赶车回城,给俺雇十五个人。现在城里大水,你可能要去山上找人,现在的人好雇,都没有活干。工钱按平时的给,一文钱都不差。对了,你再去哈喇找找大哥,让他来给砍房架子,干木匠活,反正他现在也做不成啥活。大嫂,你给做饭,吃啥你掂量着做,俺不管了。一会儿看看缺什么?明天让大哥捎回来。”
公孙仲秋倒是没有说什么,他的老婆李子心怀不满,寻思着你家的事儿,凭什么指使我们干?她本来是个奴才出身,向来是逆来顺受的人,也不敢说。只是不满地瞪了六奶奶一眼。
偏偏不巧的是,还让六奶奶看见了,不客气地说:“你不用瞪俺,俺啥时候白使唤人了?等工做完,按人头、车辆、好坏、多少一同给钱,懒塌的俺还不用呢?别白糟践粮食。”
吓得李子不敢出声,公孙仲秋赶紧说:“啥钱不钱的,我们呆着也是呆着,都是兄弟,干点活怕啥。”
“看看,大哥就是大哥,比你们懂人情道理。”六奶奶说。
公孙丽秋又接话了:“哎?你停啊。别忽悠我们,你这老佛爷完懿旨,我咋没有听你自己干什么呢?”丽秋是指她是那祸国殃民,万人唾骂的慈禧那老擓1,她是含沙射影地骂六奶奶。【注释】1老擓:方言;原指老年男子对老伴的称呼,后统指老年妇女。
六奶奶哼了一声:“俺啊!俺当监工不行吗?”
“不行,我反对!凭什么你当监工?监工让褚爷爷当。”丽秋跳出来反对。
六奶奶似乎才想起来:“对啦,俺咋把你忘了呢?明天,你给俺早点起来,去打草晒上。还有啊,要清理出房场。”
丽秋一听干这活,满脸愁眉苦脸的苦瓜相,可能从小让哥哥宠的,一说干活心里就打怵。
六奶奶自己也憋不住,笑了起来。对大家说:“刚才俺说的是真事儿,俺真地想盖个房子,将来咱们一定会用到。明天按我说的干吧,俺和丽秋妹子清理房场,再打草留着拧拉合辫。现在的日头足好上干,晒三、五天正好用。”然后搂着褚老爷子的肩膀,商量道:“爷啊!能不能套点兔子、野鸡、狍子啥的?咱们也解解馋呗?”
老爷子正捏着小酒杯,就着一碟盐豆喝着小酒:“嗯,俺赞成孙媳妇的想法,这么好的地,是该好好种,有房有地才是根基。赶明个儿,你们都回城去,俺留这嘎达,这多好啊,有吃有烧的。”
得到老爷子的支持,六奶奶更得意了。然后哄着老爷子说:“那可不行,俺们走哪儿?得带你到哪儿。起码俺能给你老洗洗涮涮,做顿热乎饭。爷,明天你给当监工,谁不好好干,你收拾他。”
老爷子呵呵笑:“爷老了,干不动喽。当年爷当把头的时候,带几十号人在山上,谁敢不听俺的,有炸刺儿的,还能抗住俺咔拾1?现在啊!俺还是下套子去吧,给家里添点荤腥。”【注释】1咔拾:方言;一点点的削,这里指收拾、训斥。
“爷,你就是厉害,啥都有一套,能不能套着狍子?俺就喜欢狍子肉。”六奶奶忽悠老爷子说。
老爷子被她忽悠得很受用:“那有啥难的,只是这季节的狍子肉不好吃。要是能整个野猪,那可美了。”爷俩儿在一起热乎着呢,不知道的还真看不出来,二人不是亲祖孙。
丽秋在一旁小声说:“你这个坏心眼子玩意儿,鬼子溜的,看你嘚瑟……”
六奶奶一回头:“你说啥玩应(意)儿?”
小十鼓捣火堆,一股浓烟散出来,呛得六奶奶直咳嗽。
盖房子的现场,真是热热闹闹、红红火火,众人干得热火朝天,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公孙仲秋带回三个大工、十二个力工。并且叫来杨安与两个徒弟,都带全工具家什,买齐盖房子用的钉子、合页等必须品。在八月初五那天正式开始动工,在褚老爷子和杨安的指点下,活干的是异常顺利。房子的样式和大小尺寸已经确定,唯一分歧的是:盖的是正房还是厢房。按众人的意见,盖一个七间的正房,但六奶奶力排众议,非要盖一栋厢房,而且还要盖成门朝东开。她的决定,让大家百思不得其解。这些人也都几十岁的人了,经过的事儿也不少。第一次见到,先不盖正房就盖厢房。毕竟大家都是帮工的,主人杨宗又没有意见。俗话说: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所以,干活的人只能是提提看法,至于房子如何盖,还要听六奶奶的。六奶奶十分果断,坚决是盖厢房,而且亲自张罗着与杨安划线,确定房址。
盖房先打井,六奶奶又确定打井地点。然后抽出几个人挖井,挖一口大井。井口四尺见方,用四寸厚柳木板下的井套。挖井的时候,没有出现塌方冒顶,按褚老爷子的推断,起码要挖三丈深才能出水,没料想,仅仅开挖不足两丈,已经见井水了。井水十分旺盛,而且清澈见底,水的味道也非常的不错。只不过挖井的时候,出一个小事故,小十二在一旁玩,看着大人干活,一不小心掉进井里。好在当时水刚渗出,还没有多少,仅仅是两尺深。孩子没有淹到呛着,只不过是受点惊吓,并没有什么危险。大伙七手八脚地把孩子捞出来,孩子吓得哇哇哭,气得六奶奶要打孩子,杨宗护住老儿子不让打。
褚老爷子在一旁念喜嗑:“好啊!好啊!孩子掉井就对了。”
他说的话,让大家十分不解,孩子掉井怎么还好呢?赶紧问老爷子有什么讲儿?老爷子给大家解惑:“水主财,孩子掉水里,说明老杨家的井,位置选得对。这叫人财两旺,你们年纪小,不懂啊!”
经老爷子一剖析,一下子冲散刚才的紧张和惊吓,让所有人都感觉很高兴。更多的是称赞褚老爷子见多识广,这真是,家有一老就有一宝。可对小十二来说,他生性懦弱什么都不明白,只知道这井可怕。从此以后,他不敢再踏入井沿半步,一生都形成心理阴影。
房子盖得十分顺利,一切都用最好的材料,最好的质量建造的,别说在荒野上,即使是在城里也是上乘的。为建这所房子,六奶奶一点都没有吝啬钱财,该买的买、该花的花、该给的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栋立正的大房子建造完成,除去屋里没有盘炕,其它的一切都完工。搭炕的土坯已经脱完,只是没有干,所以没有搭炕。不过什么都不影响,因为今年的冬天不准备住人,有没有炕无所谓,等明年开春再说。
到了农历二十六,活已经干完。杨宗准备留下几个人,把地里的庄稼收了。六奶奶没有同意,认为打那一石(担)头子,还不够工钱呢。今年的庄稼,留着喂家雀儿、哺鸽子、野鸡。雇工都送回去以后,自己家的人也该回城。当全家人一进城,破败的景象让所有人一惊,大水过后的依兰城,到处是黑乎乎的臭泥。所见之处,到处都是房倒屋塌,虽然不像战争过后的烟熏火燎,但残破的街巷,也是让人触目惊心。早一步进城的人,都在清理自家的屋里院内,修缮破损的院墙房屋。
等杨宗、六奶奶一进自己家门,家里也让他们心凉半截。整个一个四合院,除临街的那小四间房还算完好无损。另外的正房与两栋厢房,因为年代已久,被洪水一浸泡,全部倒塌了。没有一间可以用,全部家当都掩埋在废墟当中。好在还有一栋完好的,六奶奶张罗着,让杨宗带着两个大孩子,去废墟里寻找生活用品。自己同公孙丽秋打扫,剩余几间完好的屋子。丽秋也不得不来杨家,因为她的房子也都倒塌了。此次水灾,后来经县府统计:倒塌房屋一千四百间,淹没损毁田苗一千余垧。商号财产损失一百万吊,淹死牲畜价值三十万吊,百姓家庭财产不计其数,无法统计。多亏县府提前通知百姓撤出城去避难,拦截扣押“吉兰”号轮船,还有沿江过往的风帆船,进行抢救水中灾民。水灾过后又及时救济灾民,放治疗瘟疫药材。才没有出现光绪二十四年那样大量百姓死亡,但即使如此,还是有三十几人死亡和失踪,但在这样的年代,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
暂时一家子是安顿下来,饭后老人孩子去另外一个屋睡觉去,只剩下杨宗和六奶奶带着小十二。两人为将来怎么办,各有各的想法,有独自的主见。没想到,一直唯命是从,一向老实巴交的杨宗,竟然与六奶奶起火来。事儿还是从六奶奶这里先引起的,她提出让杨宗明天再找几个人,把压在废墟中的家什儿都抠出来。杨宗有点不太情愿地说:“现在各家都忙各家的,谁还有功夫帮咱抠东西。都怪你,在乡下耽误这么长时间。”
六奶奶不同意他的说法:“怎么是俺耽误时间了呢?即使是早些回来,你又能干什么?恐怕连城都进不来。”
杨宗说:“进来进不来的,也比盖那个没用的房子强。”
🎁免费-纯欲御姐主播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