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页(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但对于燕国皇帝来说就是另一回事了。
或许先北后南能‘功在千秋’,但那又和他,和高家有什么关系?
高溶主张先北后南倒也不是因为他有‘千秋功业’的志向,这和他的性格有关。先,他就不觉得由自己主导的话,会收复不了中原故土!其次,他从来不喜欢‘欺软怕硬’。相反,少年时他和一群洛阳顶级衙内斗鸡走狗、上蹿下跳时,也是专盯着洛阳地界上最风光的一些人。。。。。。
眼下高溶的轻蔑,不是对这些指点江山的‘书生’,而是对他那在洛阳坐皇位的叔父。早些年的时候高晋也是在军中从事的,骁勇善战,甚至有‘勇冠三军’之名。他能兄终弟及,也有军中支持的原因!
而就是这样的人,安享富贵越久,胆子也越来越小了!在内怕儿子、弟弟,甚至侄儿夺权夺位,就像他当初做的一样。在外,也是选最稳妥的路,至于这条路会有怎样的后患,又是怎样不体面,他是不在乎的。
枭雄气短。。。高溶只觉得狼狈可笑。
“十七娘觉得该先南后北,还是先北后南?”无论是哪一种,都有自己的说法,一时波光亭里的子弟们就争将起来了,正好在人群里看到了杨宜君,便询问起她的看法来了。
没错,很多男子不喜欢杨宜君在某些地方比他们还强,这让他们觉得被冒犯了。但时间长了,有些东西也就生了变化,不喜欢归不喜欢,一些男子讨论学术问题、指点江山的时候也习惯了杨宜君有自己的看法。
更何况今天多是杨家子弟,都是杨宜君的堂兄堂弟。。。虽然站在男子的角度,他们也不太喜欢女子太有见识,但人的观感就是这么微妙——自己的母亲、姐妹、女儿们也是女人,可生在别的女人身上他们觉得好或不好的事,轮到她们身上就完全相反了。
别的女人不被丈夫喜欢,忍气吞声,他们觉得理所应当。但换成是自己的女性亲人,那就是要上门讨公道。。。就这样的。
所以此时问到杨宜君头上,倒也不奇怪。
杨宜君没有一点儿迟疑:“当然先北后南,先难后易。”
“可如此——”支持先南后北的杨家堂兄忍不住要开口。
杨宜君没等他说话,就打断了他:“阿兄这是‘看闲书掉泪——替古人担忧’么?我等都是汉人,若只是不相干之汉人的想法,自然是早早收复河套并燕云最好!至于高家死活,甚至燕国会不会被改朝换代,干卿何事?”
简单来说,别入戏太深了!高家的江山关我们啥事儿?
赵祖光被杨宜君的直接弄得都愣住了,但回过神来后却不吃惊,大约是杨宜君让他吃惊太多次了,这样算不得什么。。。事实上,如果不是杨宜君口吻里视高家死活于无物,让他颇感不适应,他连愣都不会有。
但在回过神来之后,他还是下意识地看了高溶一眼。从他的角度,却是看不出高溶是喜是怒的。
波光亭里的子弟听杨宜君这样说,无论是支持先南后北的,还是支持先北后南的,都笑了。其中一位堂兄就笑道:“十七娘此言极是,只是我们今日论这些,就是先设云自己是燕国人,甚至是高家人呢!”
“若是这般,我也说‘先北后南’。”杨宜君依旧没有犹豫,毫不拖泥带水道:“欲天下一统,欲为天下一人,本就该具备常人没有的胆气——求稳妥,求苟活?就不该在这大争之世出头!天下那么多大家族,不就是那么做的么?”
“那些称王为帝的人,选‘稳妥’的路,怕是已经忘了当初的志向了!”
“十七娘这话虽有理,却也太苛刻了。此一时彼一时,起家时只自己一个,最多再算上家族。是不需要考量那么多的,成了自然好,不成也是出手无悔。”一个子弟笑盈盈地插嘴,道:“如今却不同了,已经有偌大地盘,身边跟从的人也不可计数了。”
这话也有理,但杨宜君只是侧了侧头,轻描淡写:“说的好像,为君者在意身边跟从的人一般,若牺牲这些人能成就大业,君王会犹豫吗?说到底,是过去不怕死,如今活得长了,拥有的东西多了,反倒惜命了。。。惜的自然只是自己的命。”
怕死就是怕死,舍不得人间富贵就是舍不得人间富贵,何必要多做修饰呢。
“有的时候,捷径才是远路,远路才是捷径。。。选‘先南后北’的,日后怕是要为此付出代价。”杨宜君想到了自己看过的不少影视剧,其中有背景是‘’的,宋初的情况就和如今很像。然后选了‘先南后北’,结果就是不管宋朝文化经济多么出色,也免不了军事上从开国初孱弱到最后。
燕云十六州等地,断断续续一直收复不来,不只是北方一直面临危机,时不时就要爆大战,始终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还因为这‘外部问题’会向内蔓延,导致‘内部问题’!
当然,或许北宋初年选了‘先北后南’,然后就没有宋朝了。。。但杨宜君还是选‘先北后南’,这是性格使然。
这个时候波光亭里的子弟也大概明白了,这是杨宜君的选择,大家就是各有理由,信念不同。所以也没有多少对峙的紧张,反而都笑了,其中一个就道:“这样看来,十七娘还是小孩子呢,想到这等事,孩子气的很。”
若没有‘现在’,谈何‘未来’?而且,成年人了,委曲求全有什么的,不寒碜!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