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亲始,故曰&1dquo;亲亲为大”;故曰&1dquo;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爱人集中体现在忠恕的情感上,忠恕有两层含义,从积极意义看是&1dquo;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从逊守意义看是&1dquo;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
仁德表现出高尚的成全之心和不忍人之心,是人性的高度自觉与自律。仁,包括很
多优秀品德,它几乎是一切人间美德的总和。若孝若悌[注],若&1dquo;刚毅木讷”[注],
若&1dquo;恭宽信敏惠”[注],若&1dquo;智勇”[注]&1dquo;不佞”[注]&he11ip;&he11ip;都是仁德的表现形式或
个性修养。有了这些仁德,君子才成其为君子,如进而将这种仁爱精神施诸天下,
那也就成了圣人[注]。因此,孔子要求人们&1dquo;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一刻也不要放弃仁德,放弃对成仁的追求,甚至号召:&1dquo;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
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义是宜;即恰当、适宜,是处事的原则性。其标准是等级制,是&1dquo;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颜渊》),是&1dquo;贵贵、尊尊”(《札记·丧服四制》)。如果说,
仁的思想,反映了原始社会血缘亲族关系残余意识的话,那么,义的思想则反映了
阶级社会的等级关系。对个人而言,仁是内在人性的自觉,义是外在道德的自律。
正如董仲舒所云:&1dquo;仁之为言人(他人)也,义之为言我也。”[注]&1dquo;仁之法在爱
人,不在爱我”;&1dquo;人不被其爱,虽厚自爱,不予为仁。”(《春秋繁露·仁义法》)
即将义定义为自律,深得孔子原意。义是一切得失与行为最高、最后的准则,一切
仁人、君子,必须&1dquo;见利思义”(《宪问》)、&1dquo;见得思义”(《季氏》),作到
&1dquo;义然后取”(《宪问》)。尽管孔子一生困顿,四处碰壁,但却始终坚持&1dquo;临财
毋苛得,临难毋苟免”的取予之道,认为:&1dquo;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两》)宁愿&1dquo;饭疏食饮水,曲肽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利义
之间,真是一丝不苟!
仁是主观的友爱精神,义是外在的合理原则,礼就是这些精神和原则的具体规
定。那些行仁的区别(&1dquo;杀”)、讲义的等级(&1dquo;等”),都在礼的规定中得到了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