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阴云渐起(第4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拓跋晃生于北魏神麚元年【428年】,北魏延和元年【432年】正月初一日,拓跋晃被立为皇太子,时年五岁。同年,拓跋焘亲率大军攻伐北燕,命皇太子拓跋晃总领尚书事务,开始接触国政。
刘骏五岁时则是被刘义隆丢到武陵那处山窝窝里。
更让刘骏羡慕嫉妒的是,拓跋晃明慧强识,过目不忘,且好读经史,皆通大义。可以说是刘义康的plus进化版。
之后拓跋焘一路南征北战,拓跋晃年纪很小就成长为朱高炽那般的太子,替自家皇帝大将军父亲守好家业,更能协调北魏内部民族矛盾及宗教矛盾,堪称北魏各势力中公约数般的存在。
而现在,拓跋晃死了,死时年仅二十四岁。死因据北魏官方传出来的消息是:
拓跋焘整肃太子府,且诛杀了许多太子近臣。太子拓跋晃因此积忧成疾,一病而死。
“原来老天也不总是眷顾胡族啊。”
两晋南北朝,胡族君主出了太多英雄人物,而汉家除了刘裕之外,无一君王可足称道。想到此处刘骏更是叹息。
“尚不知日后大兄登基,可有一统北国之机。”
对于刘劭的治国能力刘骏不报希望,刘骏只是寄希望于北魏在失去拓跋晃这位优秀的继承人后,日后能陷入内乱之中。
“休远【刘劭字】柄国怕是艰难,若是道民你践祚,倒不无几分可能。”
“四叔说笑了,侄儿台城尚且难入,何敢有此心?”
“嗤,尔连谋逆之举尚且做得,何苦在此惺惺作态?”
江州刺史府官邸后舍,坐在刘骏对面嗤笑之人,正是被刘骏筹谋多年救下来的四叔刘义康!
刘义康当初听闻中书舍人严龙带毒药而来时,只是枯坐府邸之中等死。若非刘义康信仰佛教,佛教言:自杀不复人身。刘义康都不用劳烦刘义隆派人,直接就能自刎。
只是令刘义康未曾想到的是,在严龙即将抵达之际,几名黑衣人突然潜入府中,在王妃谢氏的配合下,迷晕了刘义康。等刘义康再度醒来时,已身处豫章城外的一处民居之中。
刘义康在民居中生活的那段时间,思考过救自己的人究竟是何方神圣,王谢世家、宗亲藩王的身影都曾在刘义康脑海中浮现过。
直到刘骏移镇江州,刘义康在薛安都所部骑兵的护送下,乘坐马车重回寻阳城内的江州刺史府时,才清楚救自己的人居然是从自己未想过的侄儿:刘骏。
对于刘骏救自己的因由,刘义康懒得多问。刘骏想说时自然会说,刘骏不想说,刘义康知道自己问了也得不到答案。即使刘骏说了一个答案,刘义康自觉自己也未必会信。所以刘义康懒得自寻烦恼了。
反正事情总有发生的那天。
在被皇兄“赐死”之后,刘义康已经彻底佛系了。
对坐的刘骏,听着刘义康的嘲讽不以为意。
“我救四叔,便是谋逆,也是全宗亲之情。时下太子之位稳固,道民又素无宠,何苦去自寻烦恼。”
“太子之位稳固?倒是未必。”
“哦?四叔何出此言?”
刘义康见对座的刘骏那双求知的目光中,充斥着清澈的愚蠢,不由幽幽一叹;
“若无今年北伐大败,国势稳固,休远太子之位自当坚如磐石。可如今,国势大损,世家不可复制矣。”
“四叔是说,王谢世家欲再行废立之举?”
“昔年谢晦之事,道民又怎知,王氏不敢为之?”
“王氏甚至爱惜羽翼,弑君篡逆之举,恐不敢为。”
“唉,尔且观之,届时若朝廷大乱,自有尔得用之机。吾别无所求,只求祖宗江山不可落入他姓之手。”
说到此处,刘义康双目转向建康方向,身处事外多年,刘义康从未对未来看得如此清晰过。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