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国的对外战争七(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南诏(738年—902年),是在公元8、9世纪期间崛起于今中国西南部至缅甸、老挝一带的古国,其国民主要由乌蛮和白蛮组成,首都主要在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市大理镇),以今云南洱海周边的平原为统治中心。
南诏的前身是蒙舍诏,由细奴逻于649年建立。当时在洱海地区共有六个比较大的王国(或部落联盟),称为“六诏”,而蒙舍诏在六诏最南部,故称“南诏”。南诏传至第四代王皮阁罗时,国力日益强大,于738年兼并其余五诏,正式建立统一的南诏国,建都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市太和街道)。此后南诏国势日益强盛,周旋于唐、吐蕃之间,时战时和。
779年,第六代南诏国王异牟寻接受唐朝的南诏王封号,迁都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市大理镇)。829年以后,南诏又多次与唐爆发战争,双方国力均大受损耗。9世纪后期,南诏汉官郑氏逐渐垄断朝政大权,897年汉官郑买嗣杀死第十二代南诏王隆舜,立傀儡舜化贞。902年,郑买嗣杀舜化贞及南诏王族,自立为王,建大长和国,南诏灭亡。
南诏是中国云南地区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制王国。它在政治上建立了封建集权体制,促进了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统一;经济上大力发展农业和商业贸易,推动了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和城镇发展;文化上推广佛教,对云南及东南亚北部部分地区的文化起塑成作用。南诏的建立与发展为此后的大理国奠定了基础,开启了持续五百年之久的南诏大理时代。
南诏国是唐朝时期云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国家,其国土辽阔,资源丰富,与唐朝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唐朝与南诏的地缘政治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南诏位于今天的云南地区,是唐朝西南部的一个强大政权;其次,南诏与唐朝的接壤地区是今天的西藏地区,这两个地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唐太宗贞观年间,南诏国向唐朝朝贡,并成为了唐朝的藩属国,此后,南诏与唐朝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在唐朝与吐蕃的战争中,南诏曾经协助唐朝对抗吐蕃,此外,南诏还曾经向唐朝请求支援,帮助对抗周围的敌对政权。在唐朝的历史上,南诏曾经多次向唐朝朝贡,并向唐朝请求政治和军事上的支持。
-公元745年,云南太守张虔陀公然侮辱南诏阁罗凤的妻子。阁罗凤大怒,于是亲自带兵攻打张虔陀,将他斩于阵中。
-公元751年,唐朝宰相杨国忠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发动了征讨南诏的战役。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领8万大军,兵分两路进攻南诏。由于水土不服,8万唐军被杀得只剩2万人,而鲜于仲通则仅以身免。
-公元754年,唐朝的讨伐大军再次兵临洱海,而这一次唐军出动了七万人。此战中,南诏诱敌深入,并切断了唐军的粮道。到了南诏首都太和城时,唐军饿死、病死的人占了一大半。随后南诏全军出击,唐军大败,再次全军覆没。
-公元779年,南诏国王异牟寻接受唐朝的南诏王封号,迁都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市大理镇)。
-公元829年以后,南诏多次与唐爆发战争,双方国力均大受损耗。
-公元897年,南诏汉官郑买嗣杀死第十二代南诏王隆舜,立傀儡舜化贞。902年,郑买嗣杀舜化贞及南诏王族,自立为王,建大长和国,南诏灭亡。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