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免费-纯欲御姐主播
海涛跟男娃说了许多经历的事儿“那会儿进了兵营,整天跟着教官训练。一会儿站队列,一会儿举杆枪瞄准,一瞄就是好一阵。浑身酸困的不行了,教官才叫大家歇会儿。兵营里全是大男人,俺年纪还是偏小,又是个学生兵,大家伙都挺照顾的。没多久仗就打起来了,俺们这伙人整天东奔西跑,又是挖战壕,又是架铁丝网啥的。后来遭遇了几次战斗,看着身边的兄弟一个个倒下惨嚎,血胡拉茬的。开始很害怕,炮弹有时候就落在身边不远处,有一次炮弹飞过来,旁边的兄弟用身子压在俺身上,被飞过来的弹片打穿了脑袋,白花花的脑子溅了一脸,吓得都快疯了。有别的兄弟过来把俺拉到战壕掩体内,过了好久,眼泪都流不出来了,昏睡了一觉才缓过神来。打那以后,就机灵多了,学会了许多打枪、躲藏、掩护、冲锋的技巧。有一天上面说要去守四行仓库,就跟来了。在那守了四天四夜,真的好命,相熟的都没死,俺没死,兄弟们也死的不多。上面说要撤进租界,就跟着去了租界,每天有人管饭,就是不让自由进出,想找你也没办法出来。感觉时间好漫长,好象过了好多年,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苦熬。那天正好瞅见有人要对团长打黑枪,也没多想什么,用力扑过去推开团长。俺中了一枪,当时就感觉血往外冒,子弹好象打穿了身子。俺拼命嘶吼,疼得昏过去了,醒来就看见了你。”
男娃自打进了租界就深居简出,如饥似渴地念手上的书“来上海之后,只要有空就会去书店逛一圈,碰上看得进去的就买下来,见甚买甚,几年下来,杂七杂八一大箱。有一些念完觉得没必要重读,就送给社里跟同来的学生们,老汪跟海涛也给了不少书。有一本国防论,也不晓得是他们哪位送的。有一阵子,看过之后,觉的写的特别好,甚至都幻想能听蒋百里先生的授课,很多都念得不是很明白,只有瞅以后有没有机缘了。”
自打在医院照顾海涛以后,男娃就喜欢没事儿给海涛念一段,两人再讨论讨论,以前念不明白的地方也开始慢慢明了清楚起来。每天男娃侍应海涛吃完、喝完,擦洗拾掇完,就开始读一段,男娃晓得海涛也读过蒋百里先生写的《国防论》。
这天重温了一遍他没太弄明白的一段“第一,中国对日不惧鲸吞,乃怕蚕食,故对日不应步步后退,而要主动地实施全面抗战,化日军后方为前方,使其无暇消化占领区,从而使日本无法利用占领的地区提高战力;第二,主动出击上海日军,迫日军主力进攻路线由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的南北路线改为沿长江而上的东西路线,从而充分利用沿江的山地与湖沼地利,抵消日军兵器训练方面的优势;第三,以空间换时间,行持久战,通过时间的消耗拖垮日本。”这一段说到了上海,男娃想叫海涛讲讲。海涛听完,沉吟半晌说“中日武力对比,敌强我弱,可我们是有办法的。人心不足蛇吞象,我们有多少人,他们有多少人,我们地盘有多大,他们地盘有多大,长久来看,我们胜不易,他们想迫降我们也不易。既然胜、败皆不可能,坚持下去,以空间换时间,抗战到底就是国人唯一的选择。”男娃听了海涛不屑一顾的豪言壮语,思虑再三,内心也安稳起来。
这天午后,男娃又读了一段“大战以后,德国国力,整整损失了三分之一。这三分之一的力量,又一律加到了敌人方面去。德国民族要想自强,正要从不可能中求可能,人家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在德国,无米已成了不动的前提,而生存的火,如果不炊,就是灭亡。所以有米要炊,无米也要炊。说也奇怪,绝处自有生路。他们的方法大概可分为两种第一,用人力来补充物力。没有地,用义务劳动来垦荒。没有油,用化学方法来烧煤。乃至橡皮、肥料等种种。第二,用节俭来调剂企业。没有牛油,少吃半磅,没有鸡子,少吃一个。可是五千万造炼油厂,七万万造国道,却放胆地做去。照普通经济学说来,有些违背自然原理。”听完这段,海涛说“我们还是太落后了,现在战争拼的是武器、钱粮,哪家的工业生产能力强,哪家的胜算就大一些,这些我们都没有,但我们有人,有崇山峻岭、高山大川,只要有纵深,能迟滞敌人,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男娃扶着海涛上了茅房,坐下开始念书“凡是要用现金买的外国货,虽价值不过一毫一厘,都要郑重斟酌,能省则省,凡是一件事业,可以完全用国内的劳力及原料办的,虽几万万、几十万万尽量放胆做去,所以现在德国一会儿没有鸡蛋了,一会儿没有牛油了(因为农产不够须从外国输入),穷荒闹得不成样子,可是一个工厂花上了几千万,一条国道花上几十万万,又像阔得异乎寻常。国防的部署,是自给自足,是在乎持久。”海涛说“我们穷,但我们人多,这就是优势,只要全民动员,过几年紧日子,形势就会有所好转,我们的工厂还是太少了,如今就少之又少,紧衣缩食,多造枪炮,多建工厂是以后的大方向。”
男娃军事知识浅薄,不太明白战争的分类,专门念了一段向海涛请教“第一、战略是战争的关键;第二、战略都是由不变的科学原理支配(或者说由他现的不变的规则支配);第三、这些不变的战略科学原理总的来说规定,要取得战役或战争胜利,就必须集结优势兵力,在某个“决定性的点”上进攻较弱的敌军。集中大量优势兵力、在具有决定性的点上进攻敌军这一原则有一大类例外。这类例外有时候他称作内战、宗教战争、民族战争。他也承认有这些例外,他们不是正规军彼此的战争,而是有广大的民众被动起来参与的战争。”海涛说“我们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国家,以前只有内外夷狄之分,没有民族的说法,现在民众的民族意识已经唤醒,抗战就是民族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誓死不当亡国奴。”男娃觉得海涛说得挺好的,自信地说“我可不想做水太凉、头皮痒的钱牧斋,连个女人都不如。”
男娃对民生跟军事的关系一直也不是太明白,就专门读了一段“军事范围扩充到民生问题,而内政上就生了许多扦格。战事进行中防市侩之居奇,于国民生活必需品,政府加以一定的价格,不准涨价,这是正当的;但是军需工艺品是目前火急所需要。军部却不惜重价的购买。其结果则工厂财,农民倒运。多数的农民,投身到工厂去,轻轻地暗暗地把土地放弃了。经济生活的根本动摇了,社会的不平衡一天重似一天,而百战百胜的雄师,遂至一败涂地。”
海涛问“当今世界谁说了算。”男娃想了想说“列强呗,我们不是一天喊,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海涛又问“那列强谁说了算。”男娃想了想说“英国人。”海涛说“错,战争打的是钱粮,是经济,是工业生产能力,现在这个世界上,哪最稳当。”男娃说“北美。”海涛说“这不就清楚了,现在最强的是美国人,欧洲已经打成一锅粥,他们隔岸观火,趁火打劫,现在就他们经济实力最强。未来他们支持谁,谁就不会倒下,我们不是在争取他们援助军火吗,大有希望。只要公家一天不倒下,我们就不会倒下,我们一定会看到那一天的,放心做好本分就成。”
男娃跟海涛天天念书讨论打时间,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也不再象以往那样彷徨无助,惊恐失措。男娃感觉海涛的血是热的,心中有万千豪情,真正叫人羡慕、敬佩。他觉得海涛就是心中的灯塔,可以照亮前行的方向。晚上两人就在医院那张病床上盖一条被子睡,白天他就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去弄些好吃的给海涛吃,给他擦洗身子,按摩后背、腿脚。医生跟护士跟他说了以后,他就天天坚持,也不怕累“累了就念书歇会儿呗。”他还要洗自个儿跟海涛的衣裳“虽说生活还真不少,可心里一点也不觉得累,还感觉日子过得挺充实。”
打进医院开始,男娃每天干着这些琐碎的生活,海涛能下地之后,男娃尽量多搀着他走路活动,一边走,一边跟海涛拉散散话,日子过得很安心。
女人很喜欢她的小作坊“这就是自个儿的小金库,也是学以致用的好地方。在这里,什么都是自个儿说了算。”她设计各式二样的坎肩,起初做的都是男人穿的,从天津回来,她就想做女式的。大半年过去,月月没那么缠人了,她抽空为自己设计了一款,准备自个儿先穿起来。
她画了一款白底青花缎面的中式坎肩,拿出压箱底的白貂皮滚边,上等羊羔皮做里,黑缎里衬,蓝锻凤凰盘扣,做得雅致清丽。她配上深蓝缎料的宽口衣裤,裤角配上同色蓝缎凤凰盘扣,西洋黑色圆头平底皮鞋,纯白棉袜。装扮起来,整个人仿佛雪中仙子天降人间,她自个儿觉得很满意。
抬眼看着窗外阳光正好,她就去了一趟社里。社里人不少,屋外冰天雪地,屋内温暖如春,后生们聊得正起劲,见她进来,都觉得眼前一亮,也不聊啦。景星下炕招呼她坐下,给她沏了杯茶“以为你今儿个忙家里的事儿,不会过来了,没想到你来了,这两天写点儿啥东西没,拿出来叫我们看看。”女人端起茶盏泯了一口放下说“这两天忙着做衣裳,没空写东西。你们都看看我做的这件坎肩咋样,说说各自的看法,我好做得更妥贴些。都别愣着了,都过来看看。”她站起来,在屋子里转了几圈,走了几步。喜子慢不经心地说“兰子,你就是个衣架子,穿甚都好看。我是个粗军汉,看不来。”张申仔细打量了一番说“”好是好,就是颜色太浅。衣裳太挑人,一般人穿不了。冬天深色缎面的好些,红的,紫的,蓝的都行。”景星满脸欣赏地说“可以搭配着弄成套装卖,效果好不说,也能多做些买卖。你家不如在上海开个成衣店,我出钱出力帮忙都行。镇北的铺子里也摆几件,最好雇个栓整些的女子穿上套装,肯定能大卖。”其它小后生们也提了不少中肯的想法,她觉得不虚此行,回去就到堂屋跟爹娘聊了聊这事儿。刘老爷子说“先做几件试试,看能不能成。”婆婆说“我瞅着不错,先给我做一件试试。出门套个大衣,在家一脱,也不冷,不用再换别的衣裳,挺方便的。”女人觉得公婆说得在理,花了几天时间,给小莲、婆婆、母亲、嫂子们都做了一件“全当过年的礼物了。”小莲穿上可喜欢了,觉得挺好,又做了两件自个儿喜欢的颜色跟样子的,搭配好去社里显摆。喜子的心都揪成了硬疙瘩,后生们围着小莲拉个没完,把小莲乐得都快找不到北了。
女人觉得现在腊月还没到,可以成批制作面市,就赶制了一批,紧急到上海、天津,看能不能赶在年前卖出去“不行的话,年后也行。”她提前写信给榆生跟天津管事的,叫他们雇个当地栓整女子做女伙计,专门安顿榆生开个小门面成衣店,专卖男女坎肩套装。
正月十五刚过没几天,从天津回来的伙计就说女式坎肩就那么几件,都卖断货了。上海的榆生来信说“女式坎肩套装挺受欢迎的。今年多做些,肯定好卖。成衣铺子也开了,雇了两个当地的小姑娘,穿上自家的套装招呼人,上海本地人也觉得挺新奇的。”
这年春夏两季,小作坊都在满工做坎肩。女人找爹早说了准备多囤些羊羔皮“皮子够用,各色面料、底料、扣子也不缺,应该不会窝工。”她在来年过完年一盘点“真的大卖了,各色坎肩都卖断货了。如今只留了些准备送人跟镇店的精品。老爹真贴心,早就安顿六哥多弄些貂皮,精品滚边也够用了。”女人又想起那个不回家的男人,那个恨得人牙痒痒的男人“如今景星也快走了,外面又打成一片,乱成一片。林子平安吗,甚时候能回家来呀,来个信也好呀。总好过如今整天胡思乱想,提心吊胆。你在哪儿呢,我的小男人。”
她不晓得,她的林子早就穿上了她这两年亲手做的精品坎肩。榆生很狡猾,也很义气。他只跟少掌柜常说起少奶奶这两年做的事儿,每一份信最后都交到少掌柜手里,并没跟其他人提任何事儿,透露哪怕半个字。男娃这两年也成熟了不少,知晓了家里一切安好,就放下了心,一心干自个儿想干的事儿。
这几年过年没了男娃,一家人感觉都没了滋味。冬日里空闲时间多,公婆也常跟女人拉拉家常。说起绣坊,婆媳二人就觉得绣坊不晓得差点啥“这几年揽活的人多了,生意就差了许多。虽说画了些新花样,绣女们却很难绣得出那种栩栩如生的模样,针法上好象总差了点儿什么。”婆婆感慨说“南方人手巧绣工好,咱这儿的女子没那好手艺,年轻那会跟你爹去过上海、苏杭,请老师傅点拨过,学了些苏绣的针法,可不会画样子,绣出来总觉着差了些韵味。”女人忽然想到了些什么,愣了愣神,试探着问刘老爷子“爹,你带林子去过上海吗。”刘老爷子随意地说“去过,还呆了一段不短的时间,上海比天津还红火,就是离得远,你问这干甚。”女人说“爹,你说林子可能没可能跑上海去了。”刘老爷子愣住了,半晌才长吸了一口气说“这灰小子真有可能跑那儿去了,人家不是说他跟同学去南方了吗。林子熟悉的地方只有上海,况且那儿还有榆生。林子胆子不大,一准不会去个两眼一抹黑的地方。等过完年,就动身去上海瞅瞅,看不把这灰小子找回来皮扒了。”女人说“爹,不急这一时三刻,我也想跟你去,好好去找找。”刘老爷子沉吟不语,半会儿才说“再说吧,如今世道这么乱,路上肯定不太平,你一个俊婆姨出门不方便。”
女人回屋想了几天,打定主意要去一趟,思来想去生了一个主意。
喜欢风往北吹请大家收藏风往北吹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免费-纯欲御姐主播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