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拉细机(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锭杆安装好后,调整锭杆支架的位置,确保滚轴与锭杆间的绳子有一定的张力。张力不能太大,大了会拉断锭杆。这样,滚轴做水平向圆周运动时,由于绳套翻转了18o度,锭杆就做垂直向圆周运动。
今后有了齿轮后,可以通过转向齿轮来实现18o°的传动转向。
锭杆位置调整好后,用木块将锭杆支架卡住,防止锭杆支架移位。
接着安装下压板、上压板、压杆、吊钩,上、下压板组成推拉板。下压板可在车架的纵向滑槽里滑动。
最后安装转轮绳,他把麻绳绕在大转轮上,试转了一下,看看麻绳的松紧度,在大转轮的轮缘上钉上几块薄木板,略微增加大转轮的直径,确保转轮绳也有足够的张力,拖动滚轴。机器组装完后,一台来自于后世的珍妮纺纱机(确切的说是珍妮拉细机)诞生了。
他妈妈和妹妹在旁边一声不响地看他组装机器。等他组装完后,抬头一看,他妈妈和妹妹惊讶地张大着嘴巴。
妈妈问他,这是什么家具?刘云龙告诉妈妈,这是为她制造的拉细机。他让妈妈把所有缠有棉线的锭子拿过来。他接过妈妈递过来的锭子,把16个锭子装在了锭子架上,然后把妹妹制作的16个纸筒套在锭杆上。
他把16个锭子上的粗线头拉出来一段,一根根穿过下压板,再压下上压板,压住棉线。把推杆向前移动,然后把线头拉长,把线穿过锭杆上部的挂钩,再把线头与锭杆的钩子勾住。稍微转动一下转轮,使得线头与锭杆钩子牢牢勾住。接着把推拉板向后移动了2尺左右,此时锭杆与推拉杆之间的棉线被拉长。
他问妈妈“把线拉这么细,够了吗?”
他妈妈走近后,看了看,说道,还可以再细一点。
刘云龙又把推拉杆向后拉了半尺。妈妈又看了看,说可再细一点。直到拉回二尺半,他妈妈才说差不多了。他在滑槽上设置了二个限位块,开始转动大轮子,锭杆开始转动,对锭杆与推拉板之间的线进行加捻。加捻几十次后,放下位于锭杆钩子和挂钩间的一根水平细横杆,一边转动轮子,一边松开上压板,向前推动推拉杆。细线被细横杆推到被卷绕的位置卷绕到纸筒上,锭子上的线在卷绕力的牵引下,从锭子上被拉了出来。待细线被卷完后,松开细横杆,线在张力作用下,又被锭杆的钩子勾住,接着再把推杆向后拉回二尺半,压下上压板,转动转轮。。。。。。如此循环着。
他妈妈、妹妹看着车上的粗线被拉细、加捻、卷绕的整个过程,呆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刘云龙让妈妈来试试,于是他妈妈按照刘云龙的法子循环了几个来回。又让妹妹试了几次,她妹妹说,一点都不觉得吃力,很轻松的。
很快,16个锭子上的线用完了。刘云龙取下锭杆上的纸筒,把卷绕在纸筒上的线给妈妈看。妈妈看着拉细的线,细度均匀,至少比粗线要细2倍,说道“以前我一天只能拉细1斤棉线。你这台机器太神奇了,一天可以拉细多少斤棉线。”
“一天可以拉16斤棉线。”
“可以拉这么多?”
“嗯。妈,我这个机器好不好?”
妈妈忙说道“这个机器太好了。以后我就用这个机器拉细线”。
刘云龙的妈妈很清楚,以前一天连续纺粗线,2斤棉花纺2斤粗线,赚4o文。如像这样一天拉细16斤棉线的话,就能赚112o文,一个月能赚文,即使按现在2ooo文换1两银子的话,可以赚近17两银子,一年的话就是2oo多两银子,再加上做肥皂、做润肤膏、做砂皮、做明胶赚的钱,从此,家里吃穿不愁了,二个儿子也不怕娶不到媳妇了。
刘万禄从外面回家后,看到家里突然冒出了一台机器。刘万禄一边听着大儿子的解释,一边围着这台机器看了几遍,又听了他娘子的说法,高兴地合不拢嘴。
晚饭时,大家一边吃饭,一边继续聊着这台机器。
明代尽管苏州经济达,但绝大部分人在晚上还是吃稀饭的,以节省大米,即使官员,如他不贪腐的话,晚上也是吃稀饭,只有极少数的有钱人在晚上才有经济实力吃米饭。
父亲喝了一口酒,问道“你不是说做你的木匠工具吗,怎么整了台拉细机出来。”
刘云龙笑道“机器不也是工具吗?”
父亲说道“这倒也是工具。这是你师傅教你的?”
刘云龙答道“是一个来中国做生意的外国人教我的。”
妹妹在旁边插话道“那个外国人真有意思,不仅教你做笔,还教你做机器。”
刘云龙说道“这个外国人本事很大,我只是学了一点点。”
妈妈问道“以前没听你说起过还有个外国人师傅呀?”
刘云龙说道“那是我跟师傅在苏州城里做木工的时候,遇到了那个外国人,他就教了我这些东西。”
父亲说道“这个外国人确实有点本事。”
弟弟一边扒拉着碗里的稀饭,一边问道“哥,我也要学木匠?”
刘云龙说道“那谁来做肥皂?你还是管好你的肥皂作坊吧。”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