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何为有我何为无我(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讨论这个话题,不得不引申出“我是谁”的哲学问题。当然,这个哲学问题并不是今天的主角,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简单的解析,可以让你更好地理解标题所指向的内容。
“我是谁”这个问题,不是一句话可以解释清楚的,也不是解释清楚你就可以理解的。但你可以先试着去理解“我不是谁”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比如:我不是小狗、我不是坏蛋、我不是你以为的那样、我不是。。。。。。
从“我是谁”的问题,到“我不是谁”的意识转化,可以让你比较容易地去理解一个被忽略的真相——每个人身上,至少有两种不同的存在:“谁”和“我”。
我们之所以在“谁”和“我”之间产生诸多的疑问,根源就在于我们并不理解它们之间有何区别,也不敢肯定它们其中哪一个可以真正意义上的代表你。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不停地在它们之间转换不同的角色,一会是“谁”,一会儿是“我”。
“我是谁”中的“谁”,通常来自于他人对你的定义,“你”对自己的定义,或者来自于你认为的他人对你的定义。
当你能够意识到你“不是谁”的时候,那个“我”,就会更加趋向于真实。
只是,这个“我”,就是那个真正的“你”吗?
答案是否定的!
这个“我”,在通常情况下,是“你”对自己的定义。虽然这与他人对你的定义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共同之处是无需它证的——它们都是思维对你外在形象进行的概念化表述。
比如:我们说“你看,一朵漂亮的蓝玫瑰”。漂亮、蓝、玫瑰,都是我们对这朵花外在形象的描述,通过这种描述,我们会对这朵花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这就是这朵花的全部吗?你能通过这些外在的描述来了解这朵花的内部结构吗?你会因为这些外在的描述就理解了这朵花的本质吗?
显然不能。
同样的,无论他人眼中的“你”还是你眼中的“自己”,它们都只是你本质之外的并不具体的形象,只是作为一个整体上的你的一部分,而且还是份量极少的那部分。
但就是这极少的一部分,却因为某些原因变成了你生活中的重头戏,你试图在外界通过不断地获取、拥有、得到,来充盈、完善这个被定义出来的形象。
这就好比你在不断地修整你的头,你把生命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都用在如何让质与型更完美上,你深信这会让你的自我感会更完整,同时也相信你的人生会因为完美的型而变得美好。
你自己当然可以选择去相信这个信念,但问题是,漂亮的头真的可以代表那个真正的你吗?你真的会相信自己只是一堆头?
这个选择让那个隐藏在你肉体之中、内心深处的“你”被遗忘了!这是一种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行为。
什么是“有我”,什么是“无我”?
“有我”是人生,“无我”是意识。“有我”,代表你那个外在形象。
在一定程度上去充盈、完善这个外在形象,并非是个错误,比如让这个形象变得更加有素质、有修养、有知识、有良知,或者追求能力所及的物质富足等等。这些其实就是我们人生的内容,对这些内容的追求,可以丰富我们的生命体验,满足我们适度的欲望,这对于一个有思想的完整的人来说,是完全正常的。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往往会把很多正常的需求演变成一种欲望,而且还是不满足那种。最终,把对外在形象的充实,变成无尽的索取,那就是———想要更多!
由此可知,这个“我”总是喜欢用向外延伸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但外部世界又是一直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所以,单纯用这种方法,你得到的永远都是一种不确定性。
在这种不确定性中,你又怎会拥有真正的自我感呢?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