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皇亲国戚(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裴向毕恭毕敬地回复道:“不才以为,当先为太尉释朝廷之疑也。”
李汲笑笑:“朝廷疑我乎?”
裴向回答:“不敢不疑。”随即解释:“得卢公、南公云,太尉志在逐蕃,恢复河西,救援西域。然今朝廷财力窘迫,尚须陇上防秋,势必不能资供河西,遑论倾全力支持太尉之西征。凉州初复,甘州始得,想来节镇也必人力、财力两蹙,由此太尉欲遂本志,必定私下与别镇联络,请为呼应。
“闻太尉与陇右李帅、西川崔帅皆为至交,且并在御蕃前线,相互间必常有书信往来。然而朝臣结党必遭人主之忌,诸侯通盟更为朝廷所不能容——此前太尉等诸镇私盟于平高,朝野上下,便多有异言,以为其害不亚于燕赵。则太尉据雄藩,握重兵,复与别镇勾连,而欲使朝廷丝毫不疑,无所猜忌,可乎?
“人皆云唐室危而复安,全赖郭司徒,与李临淮(临淮郡王李光弼),而今司徒之在朝,及曩昔临淮在世时,朝廷又安敢无疑啊?”
李汲微微颔,心说二十出头小年轻,见识倒挺老道嘛——虽然有可能是卢杞教他的,但也颇为难得了。“则君要如何为我释朝廷之疑?”
裴向微微一笑:“易为耳,敢请太尉主动上奏,请命节度副使,且于率师西征,不在凉州时,得为留后。”
朝廷不是信不过我吗?好,那就请派一个信得过的来做我副手,并在我远征之时,为留后统筹节镇事务——朝廷若是硬塞人过来,大家脸上都不好看,相互间的疑忌只会更深;但若李汲主动表态,便可宣示忠诚,一定程度上打消朝廷的顾虑啦。
李汲沉吟少顷,徐徐说道:“我身兼诸职,日夕勖劳,亦感心力交瘁,渴盼朝廷命职协理……”但我从前始终没有表态,为啥呢——“然恐所命非人,反为掣肘,奈何?”
裴向笑笑:“难道太尉希望幕下尽为私人乎?朝廷所命是否称职,可请皇太子殿下代为查考;至于来后会否掣肘,在于太尉耳。”
你要是真有啥异心,当我没说;倘若并无叛反或者割据之意,怎么可能拦着朝廷,不往河西塞人呢?如今河西在御蕃前线,倘若朝廷胡乱塞个人过来,皇太子李适可以帮忙拦住啊;若是此人能力尚可,不过骤然空降来河西,难道你就没有把握拿捏得住吗?何必那么多顾虑?
李汲闻言,不禁“哈哈”大笑,当即要求裴向:“既如此,请裴君为我草拟上奏,并持之以归长安吧。”言下之意,只要你笔头上也勉强来得,那这河西进奏官我给你了,将来战场得胜,你也可分润些功劳,就此打破头顶那块玻璃天花板。
——————————
李汲确实在甘、凉两州军、政、财诸般事务一把抓,忙得头昏眼花,只可惜幕下人才仍旧匮乏,就没有人,尤其没有一个在某方面可以掌总的人才为他分忧。他曾有意举荐高郢为节度副使,或者行军司马,但被高公楚婉拒了。
李汲原本以为,高郢是唯恐自家品位不高,名望不足,不能担此重任,但如今得裴向点醒,再反过头来琢磨高郢当日之言,似乎也是在暗示自己,副使和司马的要职最好由朝廷任命?
换个角度琢磨这事儿,李汲才觉得自己有些杞人忧天了,想当年在魏博,朝命颜真卿为司马,难道那老头儿的施政理念就跟自己合拍吗?相互间对喷口水非止一次,但总体配合仍算得上默契啊。而今李汲亦常怀念颜真卿,心说若那老头儿能来河西做副使就好了……那么换一个人,顶多花点儿时间重新磨合罢了,在我这一亩三分地上,能捅出多大篓子来?
李汲觉得吧,自己久镇于外,确乎多少有些割据军阀的心态了,就希望幕下全是自家所征辟,用与不用,我可一言而决,无须看朝廷脸色。但这终究是不合乎国家体制、朝廷规章的,自己若一意孤行,则跟当日的田承嗣,今日的李宝臣又有什么区别?
屠龙勇士,一个不留神,自己也会变成恶龙啊……且即使变成恶龙,也得先把吐蕃问题解决了再说……
由此最终采纳了裴向的建议,并在上奏中以求全力以副整兵经武,西征肃、瓜为由,不但恳请朝廷委派节度副使,在自己出征时担任留后,并且还顺便请命凉、甘二州的刺史。
李汲身为河西节度使,并兼凉州刺史——各镇使职兼任所在州的刺史,或者都督府都督、大都督府长史,这也算是通例了,李汲正好在民政方面缺人,干脆打破这一通例。此外甘州虽复,朝廷亦未任命刺史——主要是李汲不提,朝廷不敢轻率指任。
由此翻过头来一琢磨,李汲觉得,朝廷或者李豫,是真的猜疑我啊!若无猜疑,则不会忌惮,若不忌惮,哪有不敢往我辖区内派官的道理啊?你当河西是成德吗,是淄青吗,是昭义军吗?
顶多李豫和宰相们觉得,李汲如今还不是李宝臣,但要防止他将来变成李宝臣,所以相关河西之事,必须慎之又慎啊……
裴向为李汲拟定了上奏,李汲审阅无误后,便用了印,及改任裴向为河西进奏官,召韩会来姑臧的公文,一并由他带回长安去。
裴向喜不自胜,恭敬辞去——他手里这份上奏分量可太重啦,办成此事,不仅仅取信于李太尉,可任河西幕职,抑且圣人、宰相等亦必大喜,从此青睐自己,那我的前途还可限量吗?
李汲在姑臧,继续筹划西征之事,不日果有消息传来,朝廷准奏,经过反复磋商,决定委派濮阳县公、神策大将军吴凑为河西节度副使,以河南府兵曹关播为凉州刺史、殿中侍御史乔琳为甘州刺史。
那两位刺史,李汲都不熟,跟吴凑还多少是打过些交道的。他知道吴凑乃章敬皇后之弟,也就是李豫的亲舅舅,原本只是闲职悠游而已;等到李豫先后干掉了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虽然改由窦文场、霍仙鸣等人统领禁军,但大概觉得再不能把鸡蛋都放宦官这一个篮子里了,便命其舅吴溆、吴凑,同以三品大将军的身份,兼领北衙。
李汲在长安时,跟那二位国舅爷碰过几面,印象不深,但大概出身比较低的缘故吧——章敬皇后本因父罪没入掖庭,被当时才刚十五岁的忠王李浚(即后日的肃宗李亨)扯上了床榻,生下长子李俶(李豫)——二人平素都很谦和谨慎,没有皇亲国戚的臭架子,风评一直挺好。
只希望这不是假象吧,不要来了以后只管搜刮,啥正事儿不干,就跟后世很多戏文里的奸国舅似的……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